### 智能自动重合闸触头的检查与维护规范
#### **一、触头检查规范**
1. **外观检查**
- **触头表面**:检查触头表面是否平整,有无烧蚀、熔焊痕迹或氧化层。若触头表面粗糙度超过标准(如Ra>1.6μm),需打磨或更换。
- **触头弹簧**:检查弹簧是否变形、断裂或失去弹性。弹簧压力不足会导致触头接触不良,需用压力测试仪验证(如接触压力应>50N)。
- **连接部件**:检查触头支架、螺栓等连接部件是否松动,紧固件扭矩需符合制造厂要求(如M8螺栓扭矩应为20-25N·m)。
2. **接触参数测量**
- **接触电阻**:使用微欧计测量触头接触电阻,标准值应≤50μΩ。若超标,需清理触头表面或调整触头压力。
- **触头开距与超程**:
- **开距**:分闸状态下,动、静触头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设计值(如12kV断路器触头开距为11±1mm)。
- **超程**:触头闭合后,动触头继续运动的距离(如8±2mm),超程不足会影响触头压力。
- **同期性**:三相触头分、合闸时间差应≤2ms,可用高压开关测试仪测量。
3. **动作特性验证**
- **分合闸速度**:通过示波器或测试仪测量触头分、合闸速度(如合闸速度0.6-1.2m/s),速度异常可能导致触头弹跳或烧蚀。
- **弹跳时间**:触头闭合时的弹跳时间应≤2ms,弹跳过大会加剧触头磨损。
#### **二、触头维护规范**
1. **清洁与润滑**
- **触头清洁**: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触头表面,去除氧化层或污垢。严禁使用砂纸或硬物打磨,以免损伤触头。
- **润滑**:在触头支架、连杆等运动部件涂抹导电膏或硅基润滑脂,减少摩擦和磨损。
2. **调整与校准**
- **触头压力调整**:通过调节弹簧压缩量或更换弹簧,确保触头接触压力符合设计值(如接触压力应>50N)。
- **同期性调整**:调整连杆长度或传动机构,使三相触头分、合闸时间差≤2ms。
- **超程调整**:通过增减调整垫片或调节弹簧位置,确保触头超程在标准范围内(如8±2mm)。
3. **更换标准**
- **触头磨损**:若触头厚度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/3(如铜钨合金触头磨损>3mm),需更换触头。
- **弹簧失效**:弹簧压力低于设计值的80%或出现永久变形,需更换弹簧。
- **烧蚀或熔焊**:触头表面有严重烧蚀、熔焊痕迹或接触面不平整,需更换触头。
#### **三、安全注意事项**
1. **停电操作**:维护前必须断开电源,验电后挂接地线,确保设备无电压。
2. **防误操作**:手动合闸手柄仅用于调试,不得带负荷操作。
3. **环境要求**:设备柜需防尘、防潮、通风,温度>40℃时开风扇,湿度>70%时开除湿机。
4. **定值管理**:定值修改需提交申请,经调度审批,严禁随意更改保护定值。
5. **人员资质**:维护人员需持电工证或继电保护资格证,不懂装懂易引发安全事故。
#### **四、典型故障处理**
1. **触头过热**
- **原因**:接触电阻过大、触头压力不足或散热不良。
- **处理**:测量接触电阻,调整触头压力或清理触头表面;检查散热通道是否堵塞。
2. **触头熔焊**
- **原因**:短路电流过大、触头弹簧失效或分闸不及时。
- **处理**:更换触头和弹簧,检查保护装置是否动作正常。
3. **触头弹跳过大**
- **原因**:触头弹簧压力不足、机构卡滞或分闸速度过慢。
- **处理**:调整弹簧压力,清理机构卡滞点,优化分闸速度。